以玉文化为载体打造“梦溪‘比’谈”检察文化IP
来源:政治部 作者:区院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02 19:05:22 点击率:15954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玉文化中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近年来,余杭区院立足区域特点,借助良渚文化申遗的契机,以精神内核打造为着力点,以玉文化为载体,以“梦溪‘比’谈”为平台,全力提升检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成效。
一、知行合一,打造余杭检察文化精神内核
(一)注重理念引导,激发干警内生动力
将“知行合一、止于至善”作为余杭检察文化精神内核,提出“打造一流‘施工队’,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目标,制定重亮点工作“施工图”,传导“火车头+动车组”“人人皆人才,为人人搭平台”等人文理念,激发干警内生动力。通过全院干警大会、院务会、“周三夜学”等形式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院各项部署要求,传导“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双赢多赢共赢”等理念,提升干警政治站位,保持上下同频共振。余杭区院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连续八年获评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
(二)注重搭建平台,力促干警能力提升
组建类案研判、智慧中心建设等余杭检察七大“智囊团”,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建立外出学习考察机制,每年组织院班子成员及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赴省内外兄弟院学习取经,并将考察报告等成果转化运用。实施法律监督人才培育工程,近两年来共派出8名干警赴阿里巴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学习交流,6名干警赴高检院、省市院锻炼。与上海长宁区院结对开展辩论赛,提升干警业务能力。
(三)注重靠前指挥,班子领衔系列工程
面向院班子成员,实施“六个一”工程,即:由每位班子成员牵头办理一件精品案件、撰写一篇调研文章、领衔一个重点项目、创建一项领先工作、完成一个问题整改、牵头一个兴趣小组,充分发挥院领导的“火车头”“领头雁”作用。班子成员带头办理职务犯罪案件、P2P平台案件、扫黑除恶案件及公益诉讼案件等,做到重点案件全程深度参与。
二、以“玉”为名,打造余杭检察文化软实力
(一)玉汝于成、栖丘饮谷,打造玉栖驿站。检察文化驿站建设突出动静融合、共建共享。“玉栖”检察文化驿站分为两个区域,以静为主的法律主题图书馆与区图书馆共建,系统相连,实现全市范围内的通借通还,包含图书漂流角、电子阅览角、音乐角、干警舒缓室及共享茶吧,共建法治沙龙、文化沙龙等,用交流激发思路,用碰撞产生火花。以动为主的余悦身心主题建设馆,包含瑜伽室、兵乓球室及健身室,嵌合余检的“余”,代表着对检察人、检察事业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
(二)玉成其事,和谐和睦,打造玉和矛调。玉和矛调工作室将弘扬社会和谐文化作为着力点和立足点,整体入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以融入基层治理为主要内容,与多个街道等成立党建联盟,共同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活动,为“枫桥经验”余杭检察版工作打造服务阵地。
(三)遇见美好、玉见未来,打造玉见新媒。高度重视以短视频形式开展检察普法宣传。2018年初成立玉见新媒体工作室以来,共拍摄制作短视频40余部。以大案要案报道为重点,挖掘新闻深一度,开辟案件直击短视频栏目,以视频形式讲好办案故事。以基层办案一线为舞台,传递检察正能量,拍摄内设机构改革后各部门职能宣传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宣传“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以创新创意创作为核心,展现检察真情感,编排普法小剧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普法故事。两年多来,拍摄的多部短视频作品在全国、省市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四)踵事增华、踔厉风发,打造玉成司鉴。高标准建设电子数据实验室和公益诉讼快检室。充分发挥电子数据勘验在网络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作用,研发电子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鉴定团队,近三年来,共对100多起网络犯罪案件中的计算机、手机终端进行证据分析鉴定,精准服务办案。
三、“梦溪‘比’谈”,打造余杭检察文化IP
(一)古为今用,建立特色专属IP。公元11世纪末,余杭人沈括的著作《梦溪比谈》被称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余杭检察以书中体现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价值追求作为品牌理念,打造“梦溪‘比’谈”文化交流平台。以人本、实干、崇法、笃学为品牌目标,设计专属的文化logo作为品牌标志。对外作为集思广益和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对内作为开展岗位练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二)高点谋划,提升服务大局能力。积极打造互联网检察、青少年司法保护、智慧检务等余杭实践,深度参与诉源治理。围绕公益诉讼等热点问题,开展系列论坛,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能力。
(三)高位聚能,提升岗位练兵成效。借助检察文化为检察工作提供新思维,使检察文化活动紧贴检察业务工作。设立东来论道、汀州提能、藕花实训、玉和文苑等岗位练兵模块,开展青年干警轮岗锻炼活动。将员额课堂、青年讲堂、公诉梦工厂等拓展升级为“梦溪‘比’谈”的子栏目,以独特视角探讨检察实践新知识。以公诉人对抗辩论赛、检律控辩大赛等比谈活动为抓手,营造学习思辨氛围。近年来,两名干警获全国刑事申诉检察业务标兵、全国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等国家级荣誉,27人次获得全省“十佳”“优秀”“标兵”等称号。
下一步,余杭区院将继续深化检察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检察文化精神凝聚、辐射带动、创新引领等功能,为余杭检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